個人每年繳費60元 可享受7個層次的醫療保障 最高報銷11萬元
今年年底前,省會各高校所有在冊大學生要全部參加市區城鎮居民醫保。昨天下午,省會召開駐石高校在校大學生暨中小學生醫保工作會,對此項工作進行動員部署。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栗進路,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田芬,省教育廳副廳長張益祿出席會議。
各類高校大學生都要參保
根據市政府辦公廳下發的通知,大學生參加省會居民醫保的范圍包括我市轄區內各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含民辦高校)及科研院所中接受普通高等學歷教育的全日制本專科生、研究生。大學生參保堅持待遇水平與市區城鎮居民同等的原則,實行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相結合的辦法。大學生參保的籌資標準執行在校中小學生和18周歲及以下年齡的非在校居民的標準。即:每人每年150元,其中一、二級殘疾人、父母領取城市或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參保人員,全額由各級財政補助;其他人員個人繳納50元,各級財政補助100元。另外,每人每年需繳納大額補充醫療保險費10元。大學生參保所需政府補助資金,按照高校隸屬關系,由同級財政負責安排。
可享7個層次的醫療保障
大學生參加城鎮居民醫保后,可享受門診統籌、住院統籌、意外傷害統籌、急診搶救費用報銷、特殊病種費用報銷、生育保險費用報銷和普通慢性病費用報銷7個層次的醫療保障。其中,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醫藥費的最高限額為每人每年度2.5萬元,大額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醫療費的最高限額為每人每年度8.5萬元,合計11萬元。參保大學生可在我市任何一家市城鎮居民醫保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就醫,享受住院費報銷待遇,報銷比例分別為三級醫院60%,二級醫院70%、一級醫院80%。對連續參保繳費的,從第二年起,每增加一個繳費年度,住院報銷比例增加1%,增加的比例最高不超過10%。
高校醫務室可作為定點門診
高校醫務所(室)可作為大學生門診統籌醫保定點,大學生可在高校醫務室享受門診費用報銷待遇。門診統籌設立年累計200元的起付段,200元及以下部分由個人自付;超過自付段以上部分由門診統籌基金報銷50%,累計報銷最高限額為每人每年500元。大學生在定點門診就醫時,自付段內由大學生個人支付,其余部分由定點門診醫療機構記賬。
我市門診統籌基金按照每人每年35元的標準從居民醫保基金中計提,其中25元作為門診基金,由市醫保中心撥付門診統籌定點醫療機構包干使用;10元用于門診統籌調劑金,由醫保中心根據各門診定點醫療機構包干門診統籌基金使用情況進行調劑。
栗進路指出,大學生參加居民醫保有利于進一步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體系,有利于提高在校大學生醫療保障水平,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統一思想,切實提高對做好大學生參加居民醫保重要性的認識。省會共有高校49所,大學生約33萬人,在全省各市中人數最多。現在距年底只有一個多月時間,時間緊、任務重,希望駐石各高校和市直有關部門抓緊行動,力爭年底前將我市高校在校大學生全部納入城鎮居民醫保覆蓋范圍,實現應保盡保。
栗進路同時強調,目前我市中小學生參保擴面工作進展緩慢,只有55%的中小學生參加了居民醫保。各學校和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指導,對中小學生參保實行目標責任制。同時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配合,做好宣傳引導和督導檢查工作,狠抓各項政策的落實,確保在校大學生及中小學生參保工作取得實效。 |